来源: 湖北作家网 发布时间: 2020-05-12 作者: 张才富
碧野(1916.2.15.—2008.5.30)原名黄潮洋。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湖北省终身成就艺术家、中国作家协会和湖北省作家协会名誉委员、湖北省文联委员、华中散文学会会长。他还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第一届委员,湖北省政协第四、六届委员。碧野一生创作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近千万字,出版长篇小说10部、中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集4部、报告文学集4部、散文集15部、《碧野文集》(四卷)。碧野作品以歌唱英雄的时代为主调,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祝福。
辽阔碧野,天山景物抒画卷;壮哉潮洋,江汉山水寄深情。2020年5月30日是碧野先生逝世12周年的纪念日!斯人已去,心中犹念!
在那人妖颠倒的岁月,碧野下放在沔阳双剅一队劳动两年。先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素材,去寻找语言文化之根。
乡音乃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方言。简单地说,沔阳方言就是沔阳土话,单指在沔阳农村流传使用的语言。碧野在赞美江汉平原风光的系列散文中,其乡音、乡情的特点体现得比较突出,语言风趣幽默,通俗易懂??梢运担擞玫牡钡胤窖?,都是经过先生认真提炼和反复推敲的。为读者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市井百态,提供了平台,深受人们喜爱。
先生在笔者的家乡两年里,其劳动和生活的场景,带给我所见、所闻、所感。对于我一个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来说,那是多么值得回忆的岁月!先生与社员用土话交谈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双抢”栽秧季节,太阳似火,水田上晒下蒸,“活路”很是辛苦。碧野先生和妇女们一起排行“品倒划”,有时累了,“吃包子”(手腕搁在膝盖上)的事情就时有发生。由于栽秧的方向是向后退的,“慢手”就凸显在队伍的前面,妇女们讥笑先生说:黄爹,您郎像个“鶄桩”。这时,落后的黄爹扯“知乎”回答:太阳火辣辣的,上晒得我“脑壳”疼;秧脚的水,下蒸得我“卵子”疼,我栽你们不赢!逗得大家一场大笑。但大家也十分同情直不起腰来的黄爹,排在先生左右两边的妇女伸出长手,带栽几蔸,夹着先生一起栽,好让他只栽中间的二、三行。这样,先生就不会再被“逼笼子”,成为“蹲鸡子”了。
碧野常说:“生活是海洋”。先生一生脚踏实地的深入生活,其作品深厚宽广,富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变化,绝不是所谓的千篇一律。
为了解碧野先生作品中的沔阳方言,笔者摘录几句,分享给大家。
“我在双剅一队劳动两年,因为我肯干,譬如扛谷进仓,与一中农和一贫农合作,日扛2万斤;又如挑水粪120斤等。”——选自《碧野答李延茂》
挑水粪:那时候,生产队种庄稼不施化肥,全施农家肥。水粪,就是人粪料。当地里的庄稼正值分蘖拔苗时,队里安排男劳力,将各家各户厕所里的水粪,用粪桶挑到地里去浇灌提苗,谓之“点粪”,以实际担数折合工分。
“在那苦难的日子里,农民们十分同情我和妻。劳动时,他们让我悠着干,叮嘱不要累病了;卖猪时,他们分给我的妻三两斤肉票,让她补养身体。他们总是这样亲热的叫我做黄家老头,叫我的妻做杨婆。”——选自《泥泞的小路》
悠着干:就是在劳动时,小心点、注意点的意思。
“社员们都回家歇晌去了,禾场上只剩下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农。这是生产队里年纪最大的一个,老人爱庄稼,爱儿孙。他让大家都回去过午,喂喂猪羊,哺乳婴儿。而他自己却每天中午忍受饥肠辘辘,义务守仓库,看禾场。”——选自《在江汉平原上》
禾?。河械牡胤揭步写虺?,即打粮、晒粮的场地。
“年轻的区委书记向老农学农活,他干的活很漂亮。他插青粘深水秧,水漫腰,弯着身,侧着脑袋,水在他的半边脸上荡来漾去,但他手中的秧苗,根插泥中,禾尖出水,手脚熟练,分离不差。在丰收季节,他拣最大捆的稻谷挑,冲担一举,利索上肩,男女社员,个个赞叹。他既把区里变成了富庶的大粮仓,又把湖区变成了美丽的水乡。”——选自《县委书记》
冲担:冲担是一种荷担的农具。两头尖,用铁皮包住,中间圆。一般用?;钡扔仓识钟腥托?、且较直的木料做成。常常用于担柴禾、稻捆、麦捆等。
“牛,有一种特异的记性。只要斗过一次相隔几年也不会忘记,只要见面又是一场恶斗。有一天,大青牦犁地远远地隔着几条田垄,它一眼望见头水牯解下犁耙,正在田埂上甩着尾巴吃草。突然,大青牦拉着犁铧直往那远处狂冲。只见被它拉着乱晃的犁铧在太阳下闪光,在人们的惊呼声中那头曾经被大青牦斗败过的大公牛就拼命地逃跑了。虽然大青牦好斗,给人带来不少麻烦,但它却是一头非常出色的大水牯。”——选自《我怀念的是牛》
大水牯:公黄牛称之为黄牯,公水牛称之为水牯,统称为牯牛。大水牯,就是大公水牛。母黄牛、母水牛都为沙牛,分为黄沙和水沙。
“茅屋又矮又潮湿,大白天,老鼠都在吱吱地打架。我窝在床上,眼看老鼠在床头上横行,实在气恼。忽然,屋子里响起了咪咪的几声小猫叫。我高兴地薯地坐起,正看见一个泥手泥脚的孩子给我家抱来一只小狸猫。孩子穿着开裆裤,头顶上留着很滑稽的一小方头发,大眼睛圆溜溜,一看就知道是个顽皮的小家伙。我认出他是队长的小儿子。孩子把小猫送到我的床前来,我伸手摸了摸孩子的头,然后接过小猫来一看,呀,是一只狸花小公猫!它身子圆滚滚的,毛针柔软、发亮。我心爱地抚摸着小猫,它用小鼻子摩擦着我的脸,咪咪地叫。原来,队长为了使我能安静养病,特地让他的小儿子绐我家送来这只小狸猫。”——选自《乡居小记》
开裆裤:也叫“破裆裤”,是指幼儿穿的裆里有口的裤子,与满裆裤相对,宝宝穿开裆裤是为了大小便的方便,已成了人们长久以来的习惯和风俗。
荆州一家百年饭店的故事,他在作品中回忆这家饭店的八宝饭。“这碧水连天的排湖,盛产莲菱,尤其是排湖生产的白莲,粉而香。荆州有一家百年饭店,第一个掌勺的原是皇宫的御厨师,因得罪皇族逃离北京,落脚荆州城。荆州这家饭庄的八宝饭久负盛名,用得莲子,就是出自排湖,甜而不腻,香而软,流传至今。不论是水路陆路过荆州的旅客,都闻名前来品尝。”——选自《怀念排湖》
落脚:一般指"停留的地方",古代人交通不发达,通常在主要驿道进行长途旅行时,中途都会有驿站或者是客栈,以供旅客停留住宿,落脚由此而来。
“过去我们滩湖人家过年连盐也没有一粒,现在过年每家熬米糖、打豆腐、推汤圆、打糍粑,甑蒸锅煮十大碗!”队长激动地对我说。”——碧野《迷人的排湖》
十大碗:十大碗是地方礼仪、人们的感情和餐食文化形成了一道美丽的民俗风情。沔阳十大碗,顾名思义,就是用十个大碗分别盛装十道不同的菜品,“三蒸”为主打。在沔阳农村,过客离不开十大碗,成为红白喜事的待客筵席。早些年,一般说哪家酒宴办得好不好,就看桌子上的十大碗,还看盛菜的碗大不大,用的是不是“海碗”。也就是说,喝酒吃了十大碗,这家的酒席就办得好,东家也讲礼性,反之,这家的酒席就办得不好,得罪客。
“第一道菜是炖鱼汤,第二道菜还是炖鱼汤。老渔工举起筷子很风趣地笑着对我说:湖水煮湖鱼,你吃过这样鲜的鱼汤吗?”——选自《迷人的排湖》
湖水煮湖鱼:湖鱼,也可以说成野生鱼,肉质细嫩,味道鲜香。湖水煮湖鱼讲究的是原滋原味。排湖水清澈见底,水质甘甜。煮湖鱼不用锅盖,一直敞开锅煮,不仅腥气全部随水汽蒸发,而且汤越煮越白,越煮越浓,直到把汤煮成牛奶般的乳白,湖水煮湖鱼即成。
“我把一生荣辱,置之度外。论资格,论成就,轮贡献,有的老年人喜欢摆谱。当然,也有不少老年人平等待人,平易可亲。我认为老年人善于对待年轻的一辈,一是虚心,二是诚恳。”——选自《碧野不老》
摆谱:过去,一般人家都有家谱,大家坐到一块“摆谱”,看看谁家的“谱大”。引申为摆架子、摆老资格。
碧野先生在《怀念排湖》一文中写道:
排湖如明镜,上照流云,下托菱莲,是个非常美丽的湖泊。
排湖水清见底,细浪粼粼,菱角茎叶在湖泊中飘动,游鱼出没在甸甸的莲叶间,清晰可数。湖面上,白莲、红莲,花开亿万朵,给这优美的水国增添了抚媚;湖岸上,水鸟声声,给这幽静的水域增添了生意。
排湖的水鸟繁多,本地产的雪鹅和野鸭就不必说了,天鹅、大雁寒冷季节飞来越冬,更是彩翼蔽空。
我为排湖写了一篇散文:《静静的排湖》。
有一位仙桃的青年农民动员我:“你再去一次排湖吧,今天已经变成热闹的排湖了!”
但不管怎么样,我始终在怀念美丽的排湖。
如今,排湖沔阳小镇项目建设风生水起,渐入佳境。“深藏深闺无人知”的沔阳小镇,正彰显出百里排湖迷人的新颜值。当人们徜佯在具有江汉水乡风情的新型文化旅游小镇时,必定会深情地缅怀起曾经为排湖而引吭高歌的碧野先生!
(张才富:仙桃作家,省作协会员)
来源:
湖北作家网 作者:
张才富
发布时间:
2020-05-12
碧野(1916.2.15.—2008.5.30)原名黄潮洋。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湖北省终身成就艺术家、中国作家协会和湖北省作家协会名誉委员、湖北省文联委员、华中散文学会会长。他还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第一届委员,湖北省政协第四、六届委员。碧野一生创作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近千万字,出版长篇小说10部、中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集4部、报告文学集4部、散文集15部、《碧野文集》(四卷)。碧野作品以歌唱英雄的时代为主调,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祝福。
辽阔碧野,天山景物抒画卷;壮哉潮洋,江汉山水寄深情。2020年5月30日是碧野先生逝世12周年的纪念日!斯人已去,心中犹念!
在那人妖颠倒的岁月,碧野下放在沔阳双剅一队劳动两年。先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素材,去寻找语言文化之根。
乡音乃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方言。简单地说,沔阳方言就是沔阳土话,单指在沔阳农村流传使用的语言。碧野在赞美江汉平原风光的系列散文中,其乡音、乡情的特点体现得比较突出,语言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可以说,所运用的当地方言,都是经过先生认真提炼和反复推敲的。为读者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市井百态,提供了平台,深受人们喜爱。
先生在笔者的家乡两年里,其劳动和生活的场景,带给我所见、所闻、所感。对于我一个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来说,那是多么值得回忆的岁月!先生与社员用土话交谈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双抢”栽秧季节,太阳似火,水田上晒下蒸,“活路”很是辛苦。碧野先生和妇女们一起排行“品倒划”,有时累了,“吃包子”(手腕搁在膝盖上)的事情就时有发生。由于栽秧的方向是向后退的,“慢手”就凸显在队伍的前面,妇女们讥笑先生说:黄爹,您郎像个“鶄桩”。这时,落后的黄爹扯“知乎”回答:太阳火辣辣的,上晒得我“脑壳”疼;秧脚的水,下蒸得我“卵子”疼,我栽你们不赢!逗得大家一场大笑。但大家也十分同情直不起腰来的黄爹,排在先生左右两边的妇女伸出长手,带栽几蔸,夹着先生一起栽,好让他只栽中间的二、三行。这样,先生就不会再被“逼笼子”,成为“蹲鸡子”了。
碧野常说:“生活是海洋”。先生一生脚踏实地的深入生活,其作品深厚宽广,富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变化,绝不是所谓的千篇一律。
为了解碧野先生作品中的沔阳方言,笔者摘录几句,分享给大家。
“我在双剅一队劳动两年,因为我肯干,譬如扛谷进仓,与一中农和一贫农合作,日扛2万斤;又如挑水粪120斤等。”——选自《碧野答李延茂》
挑水粪:那时候,生产队种庄稼不施化肥,全施农家肥。水粪,就是人粪料。当地里的庄稼正值分蘖拔苗时,队里安排男劳力,将各家各户厕所里的水粪,用粪桶挑到地里去浇灌提苗,谓之“点粪”,以实际担数折合工分。
“在那苦难的日子里,农民们十分同情我和妻。劳动时,他们让我悠着干,叮嘱不要累病了;卖猪时,他们分给我的妻三两斤肉票,让她补养身体。他们总是这样亲热的叫我做黄家老头,叫我的妻做杨婆。”——选自《泥泞的小路》
悠着干:就是在劳动时,小心点、注意点的意思。
“社员们都回家歇晌去了,禾场上只剩下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农。这是生产队里年纪最大的一个,老人爱庄稼,爱儿孙。他让大家都回去过午,喂喂猪羊,哺乳婴儿。而他自己却每天中午忍受饥肠辘辘,义务守仓库,看禾场。”——选自《在江汉平原上》
禾?。河械牡胤揭步写虺?,即打粮、晒粮的场地。
“年轻的区委书记向老农学农活,他干的活很漂亮。他插青粘深水秧,水漫腰,弯着身,侧着脑袋,水在他的半边脸上荡来漾去,但他手中的秧苗,根插泥中,禾尖出水,手脚熟练,分离不差。在丰收季节,他拣最大捆的稻谷挑,冲担一举,利索上肩,男女社员,个个赞叹。他既把区里变成了富庶的大粮仓,又把湖区变成了美丽的水乡。”——选自《县委书记》
冲担:冲担是一种荷担的农具。两头尖,用铁皮包住,中间圆。一般用?;钡扔仓识钟腥托?、且较直的木料做成。常常用于担柴禾、稻捆、麦捆等。
“牛,有一种特异的记性。只要斗过一次相隔几年也不会忘记,只要见面又是一场恶斗。有一天,大青牦犁地远远地隔着几条田垄,它一眼望见头水牯解下犁耙,正在田埂上甩着尾巴吃草。突然,大青牦拉着犁铧直往那远处狂冲。只见被它拉着乱晃的犁铧在太阳下闪光,在人们的惊呼声中那头曾经被大青牦斗败过的大公牛就拼命地逃跑了。虽然大青牦好斗,给人带来不少麻烦,但它却是一头非常出色的大水牯。”——选自《我怀念的是?!?/span>
大水牯:公黄牛称之为黄牯,公水牛称之为水牯,统称为牯牛。大水牯,就是大公水牛。母黄牛、母水牛都为沙牛,分为黄沙和水沙。
“茅屋又矮又潮湿,大白天,老鼠都在吱吱地打架。我窝在床上,眼看老鼠在床头上横行,实在气恼。忽然,屋子里响起了咪咪的几声小猫叫。我高兴地薯地坐起,正看见一个泥手泥脚的孩子给我家抱来一只小狸猫。孩子穿着开裆裤,头顶上留着很滑稽的一小方头发,大眼睛圆溜溜,一看就知道是个顽皮的小家伙。我认出他是队长的小儿子。孩子把小猫送到我的床前来,我伸手摸了摸孩子的头,然后接过小猫来一看,呀,是一只狸花小公猫!它身子圆滚滚的,毛针柔软、发亮。我心爱地抚摸着小猫,它用小鼻子摩擦着我的脸,咪咪地叫。原来,队长为了使我能安静养病,特地让他的小儿子绐我家送来这只小狸猫。”——选自《乡居小记》
开裆裤:也叫“破裆裤”,是指幼儿穿的裆里有口的裤子,与满裆裤相对,宝宝穿开裆裤是为了大小便的方便,已成了人们长久以来的习惯和风俗。
荆州一家百年饭店的故事,他在作品中回忆这家饭店的八宝饭。“这碧水连天的排湖,盛产莲菱,尤其是排湖生产的白莲,粉而香。荆州有一家百年饭店,第一个掌勺的原是皇宫的御厨师,因得罪皇族逃离北京,落脚荆州城。荆州这家饭庄的八宝饭久负盛名,用得莲子,就是出自排湖,甜而不腻,香而软,流传至今。不论是水路陆路过荆州的旅客,都闻名前来品尝。”——选自《怀念排湖》
落脚:一般指"停留的地方",古代人交通不发达,通常在主要驿道进行长途旅行时,中途都会有驿站或者是客栈,以供旅客停留住宿,落脚由此而来。
“过去我们滩湖人家过年连盐也没有一粒,现在过年每家熬米糖、打豆腐、推汤圆、打糍粑,甑蒸锅煮十大碗!”队长激动地对我说。”——碧野《迷人的排湖》
十大碗:十大碗是地方礼仪、人们的感情和餐食文化形成了一道美丽的民俗风情。沔阳十大碗,顾名思义,就是用十个大碗分别盛装十道不同的菜品,“三蒸”为主打。在沔阳农村,过客离不开十大碗,成为红白喜事的待客筵席。早些年,一般说哪家酒宴办得好不好,就看桌子上的十大碗,还看盛菜的碗大不大,用的是不是“海碗”。也就是说,喝酒吃了十大碗,这家的酒席就办得好,东家也讲礼性,反之,这家的酒席就办得不好,得罪客。
“第一道菜是炖鱼汤,第二道菜还是炖鱼汤。老渔工举起筷子很风趣地笑着对我说:湖水煮湖鱼,你吃过这样鲜的鱼汤吗?”——选自《迷人的排湖》
湖水煮湖鱼:湖鱼,也可以说成野生鱼,肉质细嫩,味道鲜香。湖水煮湖鱼讲究的是原滋原味。排湖水清澈见底,水质甘甜。煮湖鱼不用锅盖,一直敞开锅煮,不仅腥气全部随水汽蒸发,而且汤越煮越白,越煮越浓,直到把汤煮成牛奶般的乳白,湖水煮湖鱼即成。
“我把一生荣辱,置之度外。论资格,论成就,轮贡献,有的老年人喜欢摆谱。当然,也有不少老年人平等待人,平易可亲。我认为老年人善于对待年轻的一辈,一是虚心,二是诚恳。”——选自《碧野不老》
摆谱:过去,一般人家都有家谱,大家坐到一块“摆谱”,看看谁家的“谱大”。引申为摆架子、摆老资格。
碧野先生在《怀念排湖》一文中写道:
排湖如明镜,上照流云,下托菱莲,是个非常美丽的湖泊。
排湖水清见底,细浪粼粼,菱角茎叶在湖泊中飘动,游鱼出没在甸甸的莲叶间,清晰可数。湖面上,白莲、红莲,花开亿万朵,给这优美的水国增添了抚媚;湖岸上,水鸟声声,给这幽静的水域增添了生意。
排湖的水鸟繁多,本地产的雪鹅和野鸭就不必说了,天鹅、大雁寒冷季节飞来越冬,更是彩翼蔽空。
我为排湖写了一篇散文:《静静的排湖》。
有一位仙桃的青年农民动员我:“你再去一次排湖吧,今天已经变成热闹的排湖了!”
但不管怎么样,我始终在怀念美丽的排湖。
如今,排湖沔阳小镇项目建设风生水起,渐入佳境。“深藏深闺无人知”的沔阳小镇,正彰显出百里排湖迷人的新颜值。当人们徜佯在具有江汉水乡风情的新型文化旅游小镇时,必定会深情地缅怀起曾经为排湖而引吭高歌的碧野先生!
(张才富:仙桃作家,省作协会员)